吐血安利这没人看的9.4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

zxmhctzxmhct 热点资讯 2024-05-01 15:08:02

  犯错dj阿圣Sir推荐一部剧的理由,通常是震撼、燃爆、炸裂……   很少会用到,舒适。   该换换口味了。   今天要说的这部。   舒适到眼睛都不用睁开,光用耳朵听,就够享受了——   《卡罗尔与星期二》   キャロル&チューズデイ   这部看上去不起眼的音乐番,其实有着超豪华的阵容。   制作公司,骨头社(BONES)。   口号是“做有骨气的动画”。   说得出,做得到。   二十年来,包括近年《血界战线》《我的英雄学院》《灵能百分百》,全无败笔。   总监督渡边信一郎。   代表作《星际牛仔》《太空丹迪》《混沌武士》,随便哪一部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名作。   《星际牛仔》更是凭借其细致的太空科幻设定和出色的艺术性,夺得2000年第31回星云奖——日本科幻作品最高奖项。   《卡罗尔与星期二》,用他本人的话说:   “这是我的自信之作。”   奥尔本。   一座火星上的人类移民城市。   在那里,人工智能高度发达,可供人类各取所需。   故事,在两个陌生女孩间发生。   星期二,是富贵人家大小姐,喜欢音乐,会弹吉他,有写词才能。   但家人不支持,也没有同伴倾诉。   孤独的她为了能尽情搞音乐实现梦想,深夜离家出走,乘车来到奥尔本。   卡罗尔,奥尔本土著,贫民窟孤儿。   也是个爱踩电动滑板刷街通勤的酷女孩。   她一边打零工,一边玩音乐。   因为性格大大咧咧,工作经常搞砸,被炒鱿鱼。   简直是在天平的两端,卡罗尔与星期二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呢?   还是音乐。   卡罗尔心情低落地来到日落桥边,弹琴哼唱。   动听的歌声让同样失落的星期二驻足,二人相遇,惺惺相惜。   这样的设定是不是让你想到了《NANA》——   同样讲述双女主一起居住、互相理解帮助、共同成长的故事。   但在《NANA》里,奈奈一直是旁观者,只是默默注视着朋克乐手娜娜在舞台上发光发热。   星期二和卡罗尔则为了同样的目标并肩龙虾 行走。   她们需要彼此,并幸运地找到了彼此。   星期二用精确的语言,概括出卡罗尔歌声中蕴藏的情感。   一个能填词,一个能谱曲,很快把卡罗尔在桥边哼唱的Demo给完成了。   年轻懵懂的星期二和卡罗尔站在城市夜幕下,决定合伙做音乐,把二人的歌声传遍世界。   成团出道第一件事,是先拍张照发ins。   卡罗尔想用三角钢琴弹两个人的创作曲目,于是两人趁知名DJ艾特根演出结束后,偷偷溜进火星移民纪念馆。   二人登上舞台,面对空旷的观众席放声歌唱。   不料罗迪把她们的演唱++成视频传到网上,点击量快速攀升。   但。   从网红,到真正组团出道,卡罗尔与星期二的路并没有那么简单。   除了两个单纯追求梦想的女孩。   作为对立面,动画中还有第三名主角,安其拉。   她是童星出身,曾经人气火爆。   眼下,她急于摆脱这一标签,升级人设。   但,人设已经定型,习惯已经养成。   想要脱胎换骨,谈何容易?   这时,一笔交易找上门来——   AI速成。   用AI自动生成歌曲,由AI来演唱,只需要安其拉的皮囊。   一位流量实力双全的明星就诞生了。   为了让安其拉“完美”配合由AI创作出来的歌。   她甚至被植入精密器械,辅助拓宽音域,成为一个提线木偶般的声音机器。   《卡罗尔与星期二》展现的是两种音乐的对决——   发自内心的激情。   和实用主义的手段。   在火星,大家几乎已经忘记了,人,会唱歌。   99%的热门歌曲由AI创作演奏,既能准确分析采集所有大热曲式,也能把各种人类情感以参数形式分类解构,从不会犯错。   就连卡罗尔与星期二想要做原创音乐,行业内能找到的,也净是AI助手。   △ 龙虾一条龙MV服务的机器人   这,或许就是卡罗尔与星期二隐隐躁动的音乐梦想的来由——   在这个应有尽有的世界中。   你其实从未真正拥有。   就像她们要进驻一家Livehouse表演时。   老板娘问经纪人罗迪:“你的耳朵从那两个人的歌声里听到了什么?”   罗迪回答,不是耳朵。   是心。   不得不佩服。   即使是作为一部音乐番,《卡罗尔与星期二》在科幻细节上也下足了功夫。   火星城市奥尔本,其原型正是火星上真实存在的同名盾状火山。   △ 奥尔本鸟瞰图   列车表上各个城市名字,同样和火星上的地名一一对应。   知乎网友ProtossProbe从星期二候车时的列车表上发现一处魔鬼级细节:   列车时刻表上的晚点原因,是磁暴(magnetic storm)。   没有服务员的餐厅和酒吧、能自己走路的智能行李箱、带闹钟功能的AI宠物。   火星大都会奥尔本,离我们很遥远。   但由于无数细节的累积,又显得并不远。   而原声音乐,才是《卡罗尔与星期二》最让人享受的地方。   一名角色,三人演绎。   声优负责平时配音,专业歌手负责演唱配音,专业乐手负责录制乐器演奏动作。   为了尽量还原演唱画面,制作团队启用多机位动画摄像,拍摄真人的弹唱细节作为作画参考,力求让动画里角色的演奏看上去自然流畅。   音乐则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风格的创作者提供,BGM管饱管香,以期带给观众最到位的听觉享受。   此外,剧中同样藏有很多渡边风格的小巧思。   比如这个一出现弹幕就会刷“老板,换碟”的过场。   以及颇具赛博感的中国风元素。   作画分镜在集体讨论会议中形成,剧中歌曲也同步进行创作。   渡边会一边听歌手们的演唱录制一边画出分镜。   可以说完全是从音乐中自然流淌而出的故事,这也符合渡边对作品的期待:   描绘音乐本身。   在《卡罗尔与星期二》中能清晰感受到音乐承载的表达。   DJ艾特根通过AI创作的电子乐象征非人性、凭空感或是无意义,只需要电子设备即可合成。   这种没有“人味”的AI音乐径直刺激感官,最终除了空虚,什么都没有留下。   与之相反,卡罗尔与星期二亲自创作弹唱的民谣在科技面前显得稚拙,却充斥人性的温度,打动的是听者的心灵,余音绕梁。   谈到作品的创作初衷,制作人员说:   成品能让人起鸡皮疙瘩就好了   负责音乐制作Flying Dog的社长在访谈中则提到:   “我年轻时候的年轻人经常为了改变世界活动,像是Love&Peace活动。   这些运动总是伴随着音乐,有民谣有摇滚,就是这样渗透着音乐的文化。   那个时期全世界听歌的人数爆发性地增加了。   这部作品就是想表现和那时一样,用音乐撼动火星社会。”  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希望找到一件发光的宝物,把心血付诸其中,希望超越平凡的自我。   但日复一日,那梦想还能永葆玫瑰般的色彩吗?   无论是动画中因AI而陷入空虚的未来。   还是当下庸常的现实。   我们都需要找到,和卡罗尔、星期二的逐梦之旅上一样的心跳声。   犯错dj
小龙虾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喜欢发布评论

发表评论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