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你一直在我伤口上撒盐什么歌继《囧妈》、《肥龙过江》、《大赢家》后,又一部院线电影转网上映。
会员付费6元,非会员12元。
它就是——
《我们永不言弃》(2020)
对外宣传口径十分统一:
韩庚转型 高燃催泪
催不催泪,爷不好说。
平平无奇,倒是真的。
上线三天,没一丝水花。
豆瓣标注人数不足1000,惨到没评分。
台词浮夸。
小姑娘说的话成熟到让成年人汗颜。
我不是小孩
我是女人
再品品这句——
你每天弄这个已经很不错了
看完啥感觉?
一个小孩,言语表情俨然大人。
不好意思,喜剧反差派爷没get到,却看到了满屏尴尬。
接着,又陷入抄袭泥潭。
有观众指出:《我们永不言弃》的故事情节、角色与2015年上映的《铁拳》相似度极高。
周始(韩庚 饰)是一名中量级拳王。
拳法凶狠凌厉,以KO对手为目标。
所向披靡,从无败绩。
十六胜十四次KO对手
一次意外,被判入狱六年。
出狱小龙虾养殖后,世界早已改变:
妻子车祸身亡,女儿患白血病。
为完成女儿心愿,36岁高龄的他重返擂台。
是不是抄袭,各位自行判断。
按理说,这故事有热血、有温情、有张力。
即使拍不出《铁拳男人》这样的高分佳作,最起码也得是《激战》水平吧。
结果——
还没看完《我们永不言弃》,很想中途放弃。
平庸到不意外,没惊喜。
以为要让观众肾上腺飙升,最后发现却只是给大家煲了一碗励志油腻鸡汤。
觉得钱花冤枉的,大有人在。
病症在哪?派爷给它号号脉。
都知道,影视剧发展这么多年离不开约定俗成的套路。
好作品,一定是在套路基础上推陈出新。
可偏偏就有些创作者,毫不尊重观众智商。
一味拿来主义,只会炒冷饭。
贪图省事赚快钱,投机取巧到连小小创新都不愿琢磨。
故事套路就算了,动作戏能不能好好拍?
不好意思,你又想多了。
一部时长近俩小时(119分钟42秒)电影,满打满算训练加拳击不足25分钟。
大部分时间在干啥?
各种家长里短,鸡毛蒜皮。
动作剧情片直接成了家庭++剧。
情节推动全靠意外,煽情靠绝症。
出狱后的周始不想打拳,只想好好照顾女儿。
但生活技能基本为零。
做菜能给你整出伊拉克战场的硝烟来。
手忙脚乱,鸡飞蛋打,一片狼藉。
一出人间真实。
像极了刚下厨时的你。
总得工作吧,但因为有前科也难找。
毫不容易找到一个,也因为请假照顾女儿把工作弄丢了。
惨吧!
屋漏偏逢连阴雨。
岳母还要跟自己抢夺女儿抚养权。
撕逼程度让人结舌。
扇耳光,砸脑袋。
言之凿凿,胸口撒盐,心窝插刀。
你开个价
我把她带走
周始好不容易赢得女儿抚养权。
另一个意外接踵而至——
吃火锅,女儿被辣的直接吐血。
到医院一检查,原来得了白血病。
为了鼓励女儿配合治疗不放弃。
周始再度站上拳台。
派爷就想问问编剧:
你喝了多少鸡血,才能这么小龙虾养殖狗血。
为塑造拳王永不言弃的决心,硬把老婆写成车祸,把女儿写白血病,然后再来波拳王归来。
当然,导演显然也忘了——
这类题材吸引观众不是平凡生活的琐碎,而是深处泥潭的主角,不断遭遇挫折,还不断坚持的意志。
是一次次被击倒,又一次次站起来的勇气。
反观周始的拳击,说老天赏饭毫不为过。
比赛十分顺利,犹如开挂。
出道既巅峰!
这还没完,都说拳怕少壮。
他36岁高龄重返拳场,但归来即王者,把其他拳击手按在地上肆意摩擦。
终极对决也没太受累,轻轻松松就赢了对手。
派爷寻思着——
这,也太不把其他拳手当回事了。
36岁韩庚演绎36岁拳王,这背后的故事其实不言而喻。
与其说是韩庚转型之作,倒不如说这部电影是专门为韩庚转型量身打造。
曾经韩庚曾表示——
不想在30岁的时候
还在组合里蹦蹦跳跳
于是,回国后从歌手转行演员。
先后出演《大武生》、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,算是开了个好头。
《前任》系列更是其代表作。
其中,票房近20亿的《前任3》更是爆款。
不过《前任》火的是戏、是话题、是现象,而并非韩庚演技。
兜兜转转,一晃9年过去。
这次挑战硬汉拳王,或许是突破契机。
但不好意思——
韩庚这次转型只成功了一半。
和韩庚之前斯文儒雅的角色相比,周始这一角色够硬汉,够爷们。
韩庚努力也肉眼可见:增肌健身,学习打拳,进行长达三个月的魔鬼训练。
成果也颇显著:身体更壮,拳拳见血。
拍摄时不用替身,脸上被打1000多拳,也咬碎了牙往肚里吞。
这份敬业与无畏,值得赞扬。
但,努力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成功。
看起来像对演员来说远远不够!
周始这一角色,铁汉柔情。
亦刚亦柔,恰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。
配合好了,才是完整有机体。
可韩庚在电影中的最终呈现却是:徒有其表,但没得灵魂。
韩庚外表以及动作上已经很接近人物,但内在维度还没构建起来。
说透了,还是一个字——装!
这一装,就全坏了。
赛场上,被对手犯规偷袭。
他,邪魅一笑。
好好的比赛,比到一半突然一个脸部特写。
再配合上韩庚这诡异的笑,看的人多尴尬。
打架斗殴,同样如此。
面目狰狞,拽的一批。
有什么事儿冲我来
被捕入狱时趾高气昂,贼狂浪。
你这是住监狱,不是去渡假。
出狱后呢,你瞧。
左瞧右看,环视四周。
四十五度望天,闭眼,深呼吸。
嘴角略带笑意。
啊,这自由的空气
看着莫名好笑咋回事?
到了细腻的感情戏,同样没让人看到惊喜。
面对自己的无能,只会砸墙。
突然听到妻子离世的消息。
开始以为是玩笑;
然后是难以置信;
最后无奈接受。
反观韩庚表现,如同一个模板复刻。
一到情绪关键点,他的面瘫表演就暴露无遗。
出奇一致,毫无层次变化。
说韩庚转型,大可不必。
毕竟,成功与否不在他吃了多少苦,而是转型后的表演是否匹配作品里的角色。
用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草率的同时。
我都这么努力了,为什么还不给赞。
也要小心——
被“我付出”的错觉迷惑真正成长的脚步。
毁掉韩庚的,除了不及格的演技,还有温吞、敷衍的故事。
有句话大家不陌生:皮之不存毛将焉附。
想转型成功,首先要选个好剧本、好角色。
否则,表演也是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。
好演员对剧本一定慎之又慎。
遗憾的是,韩庚接戏却很“随意”。
尽管尝试爱情、古装、文艺等多类型。
但成绩让人心酸。
跟导演周显扬的合作也一言难尽。
如果一个演员放弃精益求精,又何谈“转型”和“成长”?
韩庚,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。
当然,转型能否成功最终还要用戏说话。
目前韩庚的最大困境在于:还用偶像派的表演来演绎复杂多面角色。
这和他骨子里由来已久的习惯风格密不可分。
曾经的他,是唱跳歌手、偶像。
在舞台上耍帅扮酷没问题。
但转型还这样,就自相矛盾。
过度浮夸,带来的只有尴尬。
转型难,但不转型“更难”。
如果努力和艰辛,依旧没换来掌声。
那只能说,你做的还不够好。
韩庚想撕掉“奶油小生”标签,最终还需用演技证明。
否则,戏选不好,演技也不行。
扑街,也是活该。
你一直在我心口撒盐的歌词
小龙虾 小龙虾
小龙虾 小龙虾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